??魚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將水產養殖(Aquaculture)與水耕栽培(Hydroponics)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在傳統的水產養殖中,隨著魚的排泄物積累,水體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魚菜共生系統中,水產養殖的水被輸送到水培栽培系統,由細菌將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亞硝酸鹽,然后被硝化細菌分解成硝酸鹽,硝酸鹽可以直接被植物作為營養吸收利用。這種系統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是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也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有效方法。小規模運營時,不需要復雜設備,DIY就能實現基本功能,非常靈活。重慶魚菜共生項目加盟
主流技術實現,為了實現魚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規模種養,國際上的主流做法是將魚池和種植區域分離,魚池和種植區域通過水泵實現水循環和過濾。在栽培部分,主要的技術模式有以下幾種:1、基質栽培,蔬菜種植在如礫石或者陶粒等基質中。基質起到生化過濾和固態肥料過濾的作用。硝化細菌生長在基質表面,具體負責生化過濾和固態肥料過濾。這種方式適合種植各類蔬菜。2、深水浮筏栽培,蔬菜種植于水槽上,通過泡沫等漂浮材料將其托起。蔬菜的根向下通過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養分。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于葉類及部分果類蔬菜。3、營養膜管道栽培,通常采用PVC管作為種植載體,營養豐富的水被抽到PVC管道中。植物通過定植籃的固定,種植于PVC管道上方的開口內,讓自己的根吸收水分和吸收營養。這種方式主要用于葉類蔬菜。4、氣霧栽培,直接將養魚的水霧化后噴灑到植物的根系,以達到營養吸收的目的。這種方式也主要用于葉類蔬菜,在噴霧之前需要對水進行充分過濾凈化,以免堵塞噴霧裝置。江西魚菜共生模式一些創作者將美術融入設計,使得整個裝置既實用又具有觀賞價值,美觀大方。
耕作體系模式介紹:1、閉鎖循環模式:養殖池排放的水經由硝化床微生物處理后,以循環的方式進入蔬菜栽培系統,經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過濾后,又把處理后的廢水返回至養殖池,水在養殖池、硝化床、種植槽三者之間形成一個閉路循環。2、開環模式:養殖池與種植槽(或床)之間不形成閉路循環,由養殖池排放的廢水作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應蔬菜種植系統而不形成返還回流,每次只對養殖池補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該模式。
魚菜共生的實施應用,水污染處理:模型建立:以某農村原生態黑魚養殖池塘為實驗地實施例。根據實地測量,該養殖塘的占地面積可達2000m2,養殖塘內主要的魚種為黑魚。種植面積以15%的養殖塘面積設計,約為300m2,該領域中一共放置70個浮板。按照行間距0.3m、列間距0.2m的距離將空心菜幼苗固定在網片空隙當中。該魚菜共生系統初期,投入黑魚魚尾預計8000尾左右,每條魚尾的重量約在35g。根據黑魚的生長習性,每天6:00和18:00分別投喂人工飼料,投放量為魚尾總重量的2.5%左右。漁業與農業結合,不僅增加收入,還能保障家庭營養需求,實現雙贏局面。
魚菜共生方式:養殖水體直接與基質培的灌溉系統連接,養殖區排放的廢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環至基質槽或者栽培容器,經由栽培基質過濾后,又把廢水收集返回養殖水體,這種模式設計更為簡單,用灌溉管直接連接種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環即可。大多用于瓜果等較為高大植物的基質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質必須選質豌豆狀大小的石礫或者陶粒,這些基質濾化效果好,不會出現過濾超載而影響水循環,不宜用普通無土栽培的珍珠巖、蛭石或廢菌糠基質,這些基質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導致系統的生態平衡破壞。通過模仿自然濕地生態,使得更多珍稀動植物得到庇護與繁衍。山西魚菜共生項目加盟
有些研究表明,魚菜共生能顯著提高作物產量,相比傳統種植更具優勢。重慶魚菜共生項目加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物聯網、傳感器和自動化技術也進入了新型魚菜共生生態養殖系統的構建當中。養殖戶根據自身種植植物和養殖魚類的特點來研發集成性計算機控制系統,配備智能化設施,進一步提升魚菜共生技術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管理系統可實時監測水質及微生物、藻類的生長情況;可以利用計算機智能控制系統進行智能投喂,科學控制魚類餌料投喂量;可以實現自動化噴水和水質調控,通過水質檢測及時發現魚類潛在的病蟲害風險,科學控制光照時間,全方面促進魚菜共生技術向智能化轉型,降低勞動力投入,提升養殖戶收入。重慶魚菜共生項目加盟